2019年沈阳市辽中区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9-01-22 来源:政府办

  ——2018年12月19日在沈阳市辽中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及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即将过去的一年,是辽中锐意进取、迎难而上的一年,也是夯实基础、积蓄动能的一年。一年来,经济社会的不同层面复杂多变,困难前所未有、压力与日俱增,面对异常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与支持下,区政府不畏艰难、负重前行、勇挑重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围绕建设“大沈阳新辽中”总目标,解放思想、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全力推动辽中振兴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经济社会呈现稳中有进、总体向好的良好态势。

  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30.9亿元,增长6.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3亿元,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48.6亿元,增长15.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9亿元,增长8.7%,其中税收收入7.1亿元,增长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6亿元,增长10%;出口总额3.3亿元,增长11.7%;实际利用外资923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950元,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50元,增长7.5%。

  (一)全面推进改革创新,发展活力有效释放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化“放管服”、“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推行“三十二证合一”、全程电子化登记和金融机构代办营业执照,实现企业“一窗通办、一证零表、并行办理”。“多规合一”联合审批平台不断完善,96个建设项目纳入全流程一体化管理,4100项审批事项“即来即办”。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互动运行机制逐步形成。

  重点改革扎实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设成效初显,教育集团化办学经验上报省市审核,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入选财政部项目库。近海经济区“管委会+平台公司”运营管理模式正式启动。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全区17个镇(街)及近海经济区在区人民银行设立金库并正式运行。农村金融改革初见成效,成功发放首笔“政银担”农业担保贷款,缓解农民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扎实推进,13家卫生院完成上划管理。党政机构改革有序开展,269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顺利推进。

  (二)深入实施项目驱动,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项目引进成效显著。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抢抓京沈对口合作有利契机,聚焦主导产业,组织开展了“北京招商恳谈会”、“三引三回”等主题招商活动,区级领导带队赴外招商38次,制定了《辽中区发展“飞地经济”实施方案》。新引进3000万元以上项目2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个,包括投资23.5亿元的沈阳环嘉再生资源产业园、投资20亿元的沈阳中亚环保危险废物处置、投资20亿元的上海曼镭蒲河水岸、投资11亿元的近海国际家居建材产业园等项目。储备了富春集团网营物联供应链运营中心、中投珍珠湖国际温泉旅游度假村等65个重点推进项目。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创新实施“五个一”工作机制,全面推行重点项目“绿色通道”无偿领办代办和“保姆式、一站式”服务,建立重点企业、项目微信群,及时解决发展难题。全区开复工3000万元以上项目56个,总投资152亿元,包括投资1亿元的永琪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投资1.1亿元的英派铝合金型材等40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复工率100%。

  (三)加快推动转型升级,集聚工业提质增效

  新兴产业加速发展。金杯卡车四大工艺生产车间已经完工。忠旺专用车土建工程全部竣工。中屹汽车零部件加工项目投产运行,汽车产业园入驻关联项目达到7个。东北首家增材制造研究院和辽宁中科三维打印科技创新中心投入使用,杭州先临三维科技、喜马拉雅信息科技等国内知名增材制造项目将签约进驻。和世泰与中车重组作为军民融合典范,产值增长近10倍,迈上百亿级快速发展轨道。远程摩擦等重点企业产品实现升级换代,采用德国技术,产品参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到16家,同比增长60%。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进优势企业“倍增培育”和“智能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帮助企业实现融资贷款和争取贴息资金累计3000万元,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企业达25户。艾克线缆与金川集团战略合作启动全国布局,有色金属加工全行业实现年产值24亿元。世润重工与黎明、沈飞、606所等国家重点大型军企开展深度合作,向军工、核电等高端领域迈进。旭阳中冶高铁座椅等4家完成省级“专精特新”产品认证。组织银丰铸造等企业参加第十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展览会和制博会。

  (四)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现代农业精深优化

  精深农业持续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园逐步完善,天天想食品加工、30万吨康森留芽米稻米加工设备启动安装,德丰清真牛羊屠宰投产运营,并与北京顺鑫集团成功开展合作。禾丰饲料、克达饲料等33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实现26亿元。

  农业结构持续调整。农作物播种面积129万亩,调减玉米1.4万亩,粮食产量58万吨。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126家,农村电商产业园正式运行,益农电商平台实现农村全覆盖。我区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威云寒富苹果等5家农产品荣获第十八届沈阳国际农博会金奖,万谷园米业被农业部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农业保障持续提升。积极推进农业部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建设。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清产核资细化全面完成。省、市级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率达60%,土地委托经营等模式流转土地60.1万亩。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考核验收顺利通过,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通过省级“双认证”复查审核,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春贤同志在我区调研时对农产品溯源体系建设给予充分肯定。三级河长制责任体系全面建立,编制完成境内8条河流“一河一策”保护方案。完成违规“大棚房”专项清理整治工作。积极有效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

  (五)全面实施开放引领,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

  保税物流发展壮大。实施了综保区A区基础及监管设施维修改造,顺利通过沈阳海关、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等9家省部委联合预验收。综保区A区新注册进出口贸易企业19家,进出货值实现2亿美元,同比增长21.8%。

  商贸流通不断拓展。以老城区商业街、政府路为轴心,搭建企业与消费者对接平台,60余家企业销售额实现同比增长18%。积极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农超对接洽谈会帮助大黑镇百万斤农副产品走进家乐福、沃尔玛等大型商超。沈阳中科石油产品交易中心电子交易平台线上交易企业200家,交易额实现158亿元。春秋两季汽车展销会成交额800万元。华润置地、丽都水岸等精品地产项目落户开工,引领辽中品质人居新概念。

  旅游业态不断丰富。厚城天府花海、一品汤泉两个市级重点旅游项目投入运营,花溪地温泉生态乐园启动4A级景区创建。开展了首批辽中旅游名品名吃评选认定活动,成功举办了湿地旅游文化节、第九届国际摩托车越野赛和第三届葡萄采摘节等精品旅游节庆活动。

  (六)深入开展“三城联创”,城乡品质不断提升

  全力实施创城攻坚。全区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民参与、全民互动、全民共创,全面打赢了创卫五大攻坚战,“三城联创”取得阶段性成果。党员干部包保整治弃管小区,拆除违建83万平方米,新兴市场、副食大厅完成升级改造,西环市场、商业街夜市“退路进厅”,在全市率先实现马路市场全部取缔,启动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五位一体”网格化管理机制实现全覆盖。创城改变了城区面貌,锤炼了干部队伍,提振了民心士气,坚定了发展信心,搭建了政府与市民有机联系的桥梁纽带,探索了网格化、制度化、常态化管理机制,全市创城现场调度会在我区召开,“辽中经验”向全市推广学习。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资1.43亿元新建维修国省干线、农村公路、蒲河景观路等城乡道路242.8公里,投资1475万元完成主城区绿化亮化及排水工程。完成张家湾等6个棚户片区改造工程。完成老旧小区路面硬化13万平方米,升级改造老城区背街小巷14条。植树造林3.48万亩。大力推进“厕所革命”,新建水洗、环保公厕31座,城区旱厕全部取缔。

  生态质量不断提升。全面落实了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整改,50个转办案件,立即整改完成32件,其余18个案件全部制定整改计划,办结率100%;全面启动畜禽养殖密集区污染治理,按照“一标一区一厂”模式,打造全省畜牧养殖规范化示范样板。顺利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入户调查、信息采集上报。坚决打赢抗霾攻坚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累计关停和拆除燃煤锅炉106台,治理“散乱污”企业52家。强化蒲河断面水质管控工作,制定了“一方案四制度”,断面水质明显好转。近海经济区污水处理厂和城区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稳定运行,各项指标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累计清理公路、河道529公里。

  (七)切实保障改善民生,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社会保障持续增强。全面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及特困供养水平,发放救助优抚慰问资金9597万元。医疗报销救助4987人,救助资金731万元。持续巩固建档立卡人群脱贫成果,确保实现稳定脱贫。完成了1322套棚户区改造任务。开展“春风行动”和“就业援助月”活动,城镇新增就业5525人。

  社会事业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艾力更•依明巴海深入六间房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展调研,充分肯定我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成绩。两名学生被北大录取,实现我区十三年来高考录取北大“零”突破。省级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评估验收顺利通过。图书馆、档案馆主体完工,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入驻新址。创建了茨榆坨街道等5个省级公共服务文化示范点。成功举办首届全民体育运动会。推进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家庭医生重点人群签约率实现98%。严格规范定点医药机构管理和医疗服务行为,开展了打击医保欺诈骗保专项行动。

  社会治理更加稳固。实施社会组织清理规范专项整治,79家全部完成整改。持续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整治,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累计破案44起,刑拘111人,打掉涉黑涉恶团伙6个,社会治安明显改善。积极推进信访减存控增行动,圆满完成了全国“两会”、上合峰会等重要节点信访维稳。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八)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自身建设不断强化

  法治建设卓有成效。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答复198件,满意率100%。大力推进政务公开,依法公开政府信息397条。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平台累计节约资金2690万元。全区镇、村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荣获“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效能建设不断提高。围绕“马上办、钉钉子”要求,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认真落实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要求,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全力推动各项重点工作任务顺利开展,确保反馈意见整改落实落地落细。大力整治“庸懒散”等突出问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进一步增强。

  作风建设持续加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东北振兴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从严治党要求,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此外,武装、审计、民族、宗教、科技、人防、档案、气象、地震、残联、修志等部门不断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年、是产业转型升级不断优化的一年、是生态环境大幅跃升的一年、是百姓福祉不断增进的一年。回顾过去的一年,外部环境日趋复杂、遇到困难超乎想象、资金压力异常紧张、付出努力非比寻常,我们保持战略定力、顶住下行压力、牢牢守住底线,取得了弥足珍贵的成绩。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科学决策、正确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更得益于全区干部群众同心协力、奋力拼搏。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各位离退休老同志,向关心、支持、参与辽中发展的省、市属单位、驻军单位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在为总结成绩感到欣慰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还比较大:一是内生增长动力不足,大项目储备不多,主导产业重大续建项目中后期推进缓慢,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的龙头带动型项目偏少。二是创新驱动能力还不够强,新型城镇化等国家级创新试点改革任务尚需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还不够快。三是财政收支矛盾加大,受结构性减税和刚性支出增加影响,财政运行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四是城乡基础设施配套与市内城区相比仍然滞后;民生领域公共服务供给、生态环境等与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五是营商环境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广大党员干部主动作为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还需增强。对此,我们将在今后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9年工作安排

  新的一年将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国内外经济形势日趋严峻,区域发展竞争更加激烈,经济运行和财政收支压力更加艰巨,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积极应对风险和挑战。新的一年也将是充满希望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辽中实现全面小康和加速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和东北新一轮振兴发展所带来的政策优势相互叠加,沈阳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和建设世界级汽车制造中心,给辽中带来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

  主要工作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座谈会和在辽宁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新理念谋划思路、以新举措推动发展,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把富民强区作为首要任务,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大沈阳新辽中”建设,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明确目标、找准定位、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动新时代辽中全面振兴。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1.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8%,出口总额增长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

  (一)坚持深化创新改革,着力激发全面振兴新活力

  深化营商环境建设。全面深化“放管服”和“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效能和水平。纵深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联通省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企业、群众办事“一网通办”。强化营商环境案件处置,精准对标省营商环境评价方案补齐短板。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综保区和近海经济区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管委会+平台公司”运营模式,通过融资贷款和市场化合作盘活园区国有资产。坚持产城融合、以产兴城,继续深化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区建设,积极探索产权制度改革、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方面可复制推广经验。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严格落实财政体制改革方案,强化区、镇街分灶吃饭体制,充分调动镇街积极性。全面做好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改革后续工作。

  深化金融财政改革。开源节流,全面实行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打造精细财政,培植壮大财源、优化支出结构,切实增强财政实力。加快政府投资项目验收和产权手续办理,通过组建国资公司,把资产变资本。积极清理处置存量债务,完善债务风险预警及应急处理机制,切实防范债务风险。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成立“政银担”农业金融服务中心,拓宽农业融资渠道。

  (二)坚持贯彻项目为王,着力培育全面振兴新动能

  大力发展飞地经济。坚持把发展“飞地经济”作为统筹推进县域经济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切入点,牢牢抓住京津冀和南方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以近海经济区、食品加工园和各镇街“飞地园区”为平台,围绕卡车及特种车、新材料、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主导产业,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加速项目落地步伐,促进“飞地园区”发展壮大。提高“飞地经济”考核权重,建立完善“三个一批”奖惩制度,开展飞地经济“百日攻坚”,每个镇街每年至少引进两个项目,包括1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和1个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深加工项目。

  增强招商引资力度。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宝马入驻中德园、“京沈对口”和“辽宁江苏”对接重大机遇,实施“满园扩园”和“点对点”招商行动,积极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创新能力强、带动潜力足的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力争全年引进3000万元以上项目5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0个,争取引进一个2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

  加快项目推进步伐。新建近海经济区220KV、蒲东66KV、精细农产品加工园66KV等输变电工程,保障项目用电需求。加速推进土地高效集约利用,盘活僵尸企业,通过旱改水和土地提档升级,保障项目土地供给。加强中小微企业和农村地区金融租赁服务,实施企业债券发行和股权融资新模式,解决企业融资难题。继续实施区级领导包项目机制和“项目管家”机制,坚持重点项目挂图作战,全力以赴提供要素保障,千方百计抓落地、促开工、保投产,推进沈阳环嘉资源循环利用基地、中环生物质热电联产等重点项目建设进程。力争全年新(续)建3000万元以上项目7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0个,竣工项目20个。

  (三)坚持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构建全面振兴新格局

  大力推动工业集聚。卡车及特种车产业方面,积极推进金杯卡车、忠旺专用车项目尽快竣工投产,以中屹、融通等整车制造及零部件配套企业为重点,大力引进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等现代交通技术与装备产业项目,全力推进汽车配套产业园建设。智能制造产业方面,加快增材制造产业园规划建设,依托辽宁中科三维打印创新中心,吸纳10户以上高端装备制造和3D打印研发企业签约进驻,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产业链发展模式,持续打造国内领先的增材制造和激光制造产业化技术研发基地。装备制造及加工产业方面,以辽石曲轴、世润重工等重点企业为主,大力实施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低污染、低能耗、绿色环保节能技术改造,全年开展技术改造20项以上,培育一批支柱龙头企业,力争培育纳税百万元企业30户。深入开展“培优扶强”行动,一手抓各级惠企政策落实,一手抓企业难题化解,激励、弘扬企业家精神,培育一批高技术、高成长性的优秀民营企业,切实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积极做优特色农业。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功能,加大农事龙头企业招商引资力度,再引进3-5个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发挥资金优势,整合农口资金,支持重点产业、行业、项目,全面加快万谷园米业30万吨留芽米精深加工项目建设,确保天天想食品加工达产运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减玉米种植面积1万亩,力争粮食播种面积108万亩,产量达到60万吨。壮大花卉产业,种植规模扩大到3000亩,实现产值1亿元。全面提升农业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主要农作物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发展高效节水灌溉2.7万亩。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确保土地确权登记颁证通过国家验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各50家。深入推进双安双创,力争农产品绿色认证、有机认证面积达到65%以上,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组织企业参加各类会展及推介活动,着力打造一批知名农业品牌。启动特色农产品体验馆及电商培训中心建设,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进程。全面做好防汛抗旱和动物疫情防控。

  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依托综合保税区政策优势,复制推广自贸区先进经验,积极拓展区内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新业务,重点发展境内外维修、国际贸易和保税物流,走网内网外一体化发展新路,推动进出口贸易企业扩容增量,进出口额实现3亿美元。搭建石化全产业链电商金融服务平台,夯实石化产业集群基础,力争交易平台年内交易额突破300亿元。新城区着力引进商贸商务类项目,完善新城配套功能。老城区以近海商业街、政府路为轴心,重点引导零售、餐饮等商贸流通企业开展线上销售、线下配送“互联网+”经营新模式,打造辽中智慧商圈。举办春秋汽车展销会,拉动大宗商品消费市场。加快推进花大沈、一品汤泉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积极发展温泉度假、冰雪旅游等经济业态,依托互联网重点推介谢荣策主题红色游、养士堡民俗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塑造“生态辽中”全域旅游品牌。

  (四)坚持绿色生态优先,着力打造全面振兴新优势

  切实完善基础设施。投资1.2亿元完成各级公路建设189.9公里,推进沈环绕城线、辽河大桥等重点项目建设。完成背街小巷硬覆盖、蒲安街南段、新华街及政府街道路排水改造。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将“治改提创”向农村延伸,以杨士岗慢生活等特色小镇培育和宜居乡村建设为依托,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切实保护优美生态。围绕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整改,全面落实“大气、水、土十条”,持续用力打赢抗霾攻坚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集中开展道路扬尘、汽车尾气和燃煤小锅炉专项整治,严格控制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实施流域水质达标治理,开展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第三方运营,确保两个污水处理厂持续稳定达标运行。完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推广“一标一区一厂”发展模式,以治理肖寨门镇妈妈街村养殖污染为示范,推进辽寨牧村养殖项目满园运行,肉牛养殖全部集中到新建养殖小区,示范带动全区养殖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转型升级,逐步彻底解决我区畜禽养殖污染问题。

  切实强化精细管理。持续巩固“三城联创”和城市治理成果。依托数字化综合指挥监控平台,完善“管理+执法”网格化管理机制,构建“大指挥、小网格,大城管、微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城市管理新格局,以“绣花”精神和多元共治,全面提升精准治理能力和精细管理水平。

  (五)坚持保障改善民生,着力共享全面振兴新成果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富民与强区相统一,逐步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加大困难和弱势群体重特大疾病保障救助力度,做好各种救助及优抚资金发放工作。完成178户农村危房、1142套棚户区和59个老旧小区路面改造任务。强化就业创业服务,完成实名制就业7000人。全力以赴做好冬季除雪和供暖保障。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合同签订、工资发放制度,切实维护农民工等劳动者合法权益。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加快推进区二高中、二小、乌伯牛学校综合楼建设,全面做好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评估验收迎检。建立区域医联体,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启动中医院、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及乌伯牛等3家卫生院建设项目,力争疾控中心配套工程年底完工,推进卫生院标准化建设进程。与省新闻出版集团合作打造全省最美新华书店。举办好辽中区湿地旅游文化节、第十届摩托车越野赛等系列活动,打造极具辽中地域特色文体品牌。加快镇改街道推进步伐。全面做好村(居)委会换届选举。

  着力创新社会治理。全力做好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认真开展减存控增三年攻坚活动,积极打造网上信访“主渠道”,依法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加大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和药品安全监管力度,确保社会大局和谐安定。

  (六)坚持加强自身建设,着力开创从严治党新局面

  持续增强法治能力。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若干制度,坚持依法履行职责、依法办事、重信守诺。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各项决策部署,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广泛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打造功能全、服务广、一站式服务窗口。

  持续提升服务效能。深化镇街服务中心功能,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大力整治为官不为和“庸懒散拖”行为,以“马上办、钉钉子”精神和“严细实快”的工作作风,带动广大干部职工履职尽责、勤奋工作。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第三次国土调查、第四次经济普查和全域土地例行督察任务。

  持续推进作风转变。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决执行八项规定,坚决整改巡视反馈问题,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有效防止“四风”反弹。严格规范财政资金使用,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积极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集中财力惠民生、促发展,树立廉洁政府新形象。

  各位代表,宏伟蓝图已绘就,辽中振兴正当时,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区人民,以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勇气和担当,以奋发有为、时不我待的精神和状态,以昂扬向上、战之必胜的信心和斗志,推动辽中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辽中全面振兴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