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沈阳市辽中区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0-02-28 来源:区政府办

  ——2019年12月23日在沈阳市辽中区第二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代区长 卜世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即将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应对异常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和艰巨复杂的困难挑战,保持发展定力、凝聚发展共识、勇于担当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取得稳步发展。 

  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2%;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7.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0.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1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2%。 

  (一)推进改革创新,发展活力有效释放 

  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开通招商项目绿色审批通道,为项目提供贴身管家式服务。深入推进“一事一网一窗一次”改革,实现可网办事项292项,其中124个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企业减税1.7亿元、减少社保支出2000万元。深入开展“万人进万企”活动,为万谷园等15家企业协调解决资金、技改等问题26个。“政银担”发放农业担保贷款1.14亿元。在市政府支持下,完成了拖欠工程款及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当年偿还任务。 

  国资国企改革全面启动。全面摸清国企底数,制定了《国有企业改革实施方案》,组建了筹备小组、明确了改革任务方向。建立国有资产台账,制定了《辽中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探索国有资产市场化管理模式,推进组建国有资产投资平台、运营公司工作。出台了《辽中区以资产抵顶政府性债务工作实施方案》,完成债务抵顶1500万元。 

  综合改革有序推进。行政机关、街道办事处及各镇行政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全区226个核算单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全部结束。出台《辽中区调整征收体制工作方案》,构建了征收新体制。 

  (二)强化招商引资,经济后劲不断增强 

  项目引进实现突破。全区签约投资150亿元的中青城投珍珠湖-嗨城、投资30亿元的荣信地产、投资7.2亿元的一百岁家居建材产业园、投资5.5亿的北京首农集团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亿元以上项目53个,特别是与日本DENBA公司签署的综保区冷链保鲜项目,实现了外资项目零的突破。储备了近海国际物流中心、青岛双星再生资源等48个亿元以上重点在谈项目。 

  项目建设有效夯实。狠抓重点项目入库开工,英派二期高档铝型材、远程高铁摩擦等55个市级重点项目全部实现开复工。中化危废处置项目一期工程投入运行,金龟减速机等6个项目竣工投产。全年开复工3000万元以上项目88个。 

  园区建设不断加强。启动近海国际物流园规划编制,完成综保区跨境电商产业园规划,完善生态循环产业园A、B区规划。综保区基础设施PPP项目前期工作正式展开。投资800余万元,完成了跨境电商监管中心及电商产业园办公楼装修工程。盘活了近海经济区荣锦实业、天赢菌业等14家企业1866亩闲置土地。 

  飞地经济初具规模。完成7.82平方公里飞地经济园区规划调整,启动与北京顺义区园区“飞地经济”对接,达成与铁西、沈北等区域“飞地经济”战略合作,和世泰等6家企业加入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联盟,重庆中钢项目落户辽中。全年推进“飞地经济”项目77个,其中,已建成4个、在建11个、签约22个,“飞地经济”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三)推进协调发展,产业转型步伐加快 

  工业经济转型发展。金安铸造等20家企业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注册,中屹科技等5户企业7种产品通过省级“专精特新”产品认证,艾克电缆获批省级服务制造示范企业,伊思特机器人获沈阳市首台(套)认定。辽宁增材制造研究院完成竣工验收,中科煜宸启动设备安装。全区完成“小升规”16户,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户。 

  服务业稳步发展。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产业,筹备召开跨境电商高峰论坛,海南农垦、大连稳稳支付等20余家电商企业签约入驻。中科沈阳石化产品交易中心贸易额达到350亿元,邮政大厦电子商务孵化基地线上交易实现70万元。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项目正式签约,茨榆坨综合市场改造全面启动。房地产市场健康活跃,成功举办秋季房交会,预计全年房地产销售额、销售面积分别增长13.3%、10.58%。旅游产业方兴未艾,成功举办第九届辽中国家湿地旅游文化节、温泉旅游节等特色活动,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 

  现代农业优化发展。辽中成功获批中国好粮油示范县、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07.88万亩,粮食产量61万吨,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5万亩,调减玉米种植面积1.2万亩,新建高标准设施农业小区34个、暖棚冷棚小区25个。富美莱花卉市场入驻商户达38家,绿植市场份额占全市1/3。万谷园米业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四)聚力环保攻坚,城乡环境不断改善 

  生态治理成效初显。严格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整改任务,出台了《辽中区加强畜禽养殖业规范管理实施意见》,完成了禁养区245户养殖户关闭搬迁,辽寨牧村养殖示范基地投入运营。实施了勾家屯等生活垃圾填埋场治理处置和生态封育围栏工程。老城区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容提标工程完成竣工验收。完成造林面积5700余亩。清理大棚房26处。严格落实三级河长制,黑臭水体整治初见成效,蒲河沿国考水体断面年内有望实现达标。 

  城区品质不断提升。打响土地征收攻坚战,完成7号地征收并挂牌出让,全面启动企业集体建设用地转用工作。完成了蒲安南街续建、城区道路修补、平房区路面硬覆盖及绿化美化亮化等工程,商业街、“海之帆”入选沈阳“夜八景”。整治和规范户外广告牌匾1100余处,植入辽中文化元素,成为城市形象新亮点。开通750、751、753三条纯电动公交线路,营运里程39.5公里,市民出行更加便捷。全面完善和巩固创卫成果,积极引进宋氏集团垃圾分类运行模式,社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有序推进。 

  农村环境持续向好。深入推进“三清一改”,在全市率先启动农村生活垃圾“五指分类”试点,139个村实现垃圾源头减量8200余吨。投资3100余万元,完成妈妈街等7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扩容改造和养前村等10个美丽示范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资7000余万元,完成“四好农村路”及村内道路建设111.5公里;完成11座农村公厕改造,启动实施了5952户农村户厕改造。 

  (五)统筹民生事业,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坚决兜牢民生底线。落实脱贫攻坚长效保障机制,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未纳入低保、五保范围的288户605人实施兜底保障。完成低保、特困等群体调标工作,累计发放各类救助金6000余万元。新增城镇就业人口2500余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000余人。完成1个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7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建设。完成棚户区改造796套,农村危房改造169户。实施小黄旗堡等4个村安全饮水改造工程。开展326户低保户散煤替代工作。 

  社会事业扎实推进。强化集团化办学模式,在区域内全部消除大班额。区医院与省人民医院开展紧密型医联体合作,医疗救治能力逐步提升。实施分级诊疗模式,启动“大病不出县”工作。争取中央资金6300万元建设区中医院和区妇幼保健中心。健康扶贫工作取得实效。开展了退役军人接续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新建村部5个、村级文化广场21个,健身器材安装实现城乡全覆盖。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举办了全民健身休闲体育大会、“唱响辽中”全民歌唱大赛等一系列文体惠民活动。 

   社会形势保持平稳。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交办的35条线索全部查结。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遏制了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应急防汛体制,确保安全度汛。化解信访积案143件,实现了全国两会、国庆等重要节会期间信访维稳“六个为零”目标,确保全区社会形势持续稳定。 

  (六)强化责任担当,政府建设更加有力 

  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全面推进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深入推进政府系统意识形态工作。定期向区委常委会报告工作,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75件人大代表建议和93件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复,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了财政资金支付、项目协议审核、事业人员调转等系列管理办法,规范政府工作流程。 

  此外,武装、审计、民族、宗教、人防、档案、气象、地震、残联等方面工作也都取得了新进展。 

  各位代表,过去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上下齐心协力、努力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领导、老同志,向在各个岗位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辽中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驻区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还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部分经济指标低位运行,经济企稳向好基础不牢;二是新型城镇化改革亮点不足,开发区、国资国企改革尚未真正破题;三是财政收支矛盾凸显,金融债务风险加大;四是城镇公共服务功能不够完善,亟需补齐民生短板;五是政府治理能力、干部干事创业能力有待提高,工作作风尚需转变。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0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20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从当前形势看,辽中正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期、各种困难挑战的集中爆发期、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省市高度关注辽中,全区上下发展信心正在凝聚,经济筑底企稳态势正在形成,项目加速集聚效应正在显现。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前所未有的关注支持、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坚定信心、迎难而上、苦干实干、担当作为,打好转型发展翻身仗,实现逆势突围、弯道超车,走出一条人民期盼的高质量发展的振兴之路,开创辽中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崭新局面。 

  2020年,区政府总体发展思路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区委一届十一次全会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科学规划,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合作,推动产业转型,加强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突破发展瓶颈,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民生福祉,全面推进辽中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各位代表,实现上述目标要求,我们要加快思想观念转变,立足沈阳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和大沈阳经济区建设,用国际化的视野、现代化的思维、市场化的理念,谋划思考辽中发展目标、功能定位、突破路径。我们要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统筹区域发展,优化发展空间,发挥比较优势,实现错位发展,突破开发区、打造中心镇、建设特色村,实现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要推进增长动力转换,以新型城镇化试点改革和综合保税区建设为引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向改革要红利、向开放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我们要推动产业结构转型,聚焦工业提档升级,发展壮大先进装备制造及配套、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智能制造、再生资源等新兴产业;聚焦服务业提标增量,做强做优保税加工、跨境电商和文商旅产业;聚焦农业提质增效,推进高效农业、精准农业、品牌农业、智慧农业发展。我们要推进工作作风转变,力戒说多干少、坐而论道,着力提高执行力、落实力、公信力,时刻保持“等不得、拖不得、慢不得”的危机感、“废寝忘食、夙夜在公”的责任感,真正把加快辽中高质量发展的重任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中。 

  2020年,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坚持规划引领,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实施区域发展一体化。与母城沈阳一体化发展,立足 “建设沈阳西部城市副中心”目标,争取将辽中纳入全市总体城市发展规划,实现同频共振。与沈阳经济区周边城市一体化发展,凭借独特空间区位优势,构建连通沈阳和辽中南城市群的重要枢纽,实现同向共进。与周边园区一体化发展,以“飞地经济”为突破,寻求要素空间资源整合,实现产业协同发展。 

  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立足辽中资源禀赋和发展需要,构建“一核三区”空间布局。依托“一区四街”建设滨水组团、工业组团、商贸组团联动的城市核心发展功能区;依托“一河四镇”组团发展辽河湾高效生态农业功能区;依托“一岗四堡”组团打造泛珍珠湖文商旅功能区;依托“一门三房”组团建设辽浑蒲现代农牧功能区。优化空间布局,推进资源整合,实现错位发展。 

  实施中心镇建设。围绕主体功能区建设,启动茨榆坨商贸物流、杨士岗文商旅、肖寨门现代农牧、满都户高效生态农业等4个中心镇的规划编制工作,加快皮家堡、养前、金山堡等特色村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强化政策扶持,实施协同发展,加快建设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良、功能设施完善的小城市和微型开发区,形成梯次推进的“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格局。 

  促进产城融合。按照“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理念,统筹城乡规划、区域规划,推进城镇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有机衔接,实现多规合一,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通过工业向园区集中、村民向中心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推动核心区做大、中心镇做强、特色村做特,打造产城融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区。 

  (二)推进改革创新,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推进开发区改革。建立取向市场化、管理扁平化、功能主业化、考核精准化的新型运营体制,完善“管委会+平台公司”管理模式,推行“开发区+园区”建设模式,抽调全区骨干力量,搭建功能区管理组织架构,推进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与开发区内设机构整合,组建招商集团,面向社会广纳贤才,建立市场化选人用人、差异化薪酬和企业化运营机制,充分发挥开发区经济发展主战场、主力军作用。 

  推进国企国资改革。推进国企减员增效,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推进平台公司市场化改革,组建企业发展集团,实行科学统筹管理和市场化经营。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国企混合制改革试点。加快十里香酒厂等7户“僵尸企业”处置。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探索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股份制改革等方式,推进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完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建设,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促进农村资源要素有效配置和利用最大化。推进农业金融服务,实施“政银担”、裕农易贷提质扩面,保障农业发展。推广“增减挂钩”模式,启动“合村并镇”试点,释放土地要素活力。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三定”责权,理顺管理体制,加快业务和人员融合,提高行政效能。整合组建市场监管等5个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推动执法重心下移。结合街道办事处体制改革,继续启动镇改街工作。 

  (三)扩大对外开放,创造高质量发展新机遇 

  全面升级综保区。全力推进“一基地、两中心”建设,全面启动园区基础设施PPP项目,开通跨境电商商品查验线,引进跨境电商企业50家,推动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贸易产业发展。探索综保区开展委托经营试点。以综保区和出海铁路近海站为依托,加快推进近海国际物流枢纽项目建设,力争纳入沈阳港重点片区,打造综保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加快对外经贸合作。推进通关贸易便利化,融入中日韩自贸区建设,以新签约的日本DENBA公司冷链保鲜项目为突破口,深耕与日韩高端产业合作。聚焦中东欧国家及欧美国家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汽车及零部件、跨境电商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年末实现进出口总额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500万美元。 

  积极拓展对口合作。加强与铁西、沈北、浑南等区域飞地经济合作,编制相应的规划方案,建立完善税收征管、利益分享、互动交流机制。推进京沈对口合作,强化与北京顺义区、天竺综保区等区域对接,吸引企业落户辽中。推进苏辽对口合作,采取共建、托管、PPP等多种管理模式,吸引企业走进辽中。力争全年引进飞地项目70个。 

  (四)加快产业升级,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推进工业提档升级。推进金杯与中车资本等各方合作,加快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等主导产业。以辽宁增材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为孵化平台,推进增材制造产业发展,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5家。大力发展循环产业,推动生态循环产业园A、B区建设,积极争取国内报废汽车拆解业务试点。加大本地优势企业扶持力度,推进和世泰与中车合作研究院、远程摩擦数字化车间等项目建设,打造一批领军型高新技术企业。扶持中屹科技、艾克电缆、亚欧铜业等本土企业发展壮大。全年力争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户,科技型中小企业注册累计达到55户,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户。 

  推进服务业提标增量。依托出海产业大道、出海铁路,启动公铁海联运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电商物流产业。推进红星美凯龙家居生活广场等项目建设,再造辽中全新商贸业态。推进中青城投-嗨城、雅居乐-冠军小镇等项目建设,打造泛珍珠湖区域温泉、民宿、康养等文商旅产业。大力扶持推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整合全区旅游资源,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新增4A级景区1家、3A级景区2家。 

  推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发展高效农业,建设6.6万亩市级粮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区,培育20个高效经济作物、畜牧养殖强村。发展品牌农业,依托五大地标,推进标准化生产,做好宣传推介,提升品牌竞争力。发展规模农业,加快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发展,力促天天想蔬菜加工等项目竣工投产。发展智慧农业,加快农村电商产业发展,探索“互联网+分享经济”模式,努力建设农业强区。 

  (五)抓实项目建设,构筑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推进招商引资。全面开展“招商引资攻坚年”行动。坚持专业招商、园区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相结合,提升招商质量和水平。全力推进近海国际物流枢纽、北京顺鑫、善达循环科技等重点在谈项目签约落地,全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必保60个、力争80个。 

  推进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荣信地产、浙江一百岁家居建材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全面开工;确保和世泰钛高能钛加工、英派铝合金二期、30万吨留芽米等一批项目投产。推进金杯、忠旺等项目盘活,营口港物流、钧翔汽车等“僵尸企业”清理清退。全年完成市级重点项目开复工必保80个、力争100个。 

  强化项目服务。深入实施“项目管家”制度和全生命周期服务,继续实行区领导包保重点项目责任制,及时跟进解决项目在土地保障、手续办理、公共设施配套等环节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项目开工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 

  (六)优化营商服务,打造高质量发展新环境 

  优化政务服务。聚焦办事难、办证难等问题,深化“一事一网一窗一次”改革,完善“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高网办率和“最多跑一次”清单含金量。加强镇街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审批服务事项“应进必进”,达到进驻率90%标准以上。 

  减轻企业负担。全面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落实各项税费减免政策。兑现招商承诺,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深入开展“政银通”等金融服务,做好银企对接,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落实“万人进万企”活动,全面执行国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公平市场环境。 

  开展专项整治。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完善诉求平台建设,持续开展“办事难”专项整治活动,对损害营商环境的行为坚持“零容忍”,严厉惩治服务不优、以权谋私、弄权勒卡等“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 

  (七)突破发展瓶颈,筑牢高质量发展新支撑 

  加强财税建设。扶持现有企业发展壮大,涵养税源;积极引进总部经济,培育壮大新的财源。全力争取中央及省市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加大对重点行业、税种的稽查清欠力度,全年完成税收清欠8000万元。继续实施旱改水项目,通过土地指标出售,释放土地红利。盘活国有闲置资产,提高国有资产收益,加快债务置换进度,优化债务结构,积极化解政府债务风险。 

  加强土地攻坚。开展闲置土地攻坚行动,逐步消化全区6000余亩批而未供土地,盘活790余亩供而未用土地,推进2536亩低效用地再开发,完成200亩征而未批土地组报卷工作。开展征收攻坚,推进2号地、6号地和敖司牛地块征收扫尾清零。启动企业集体建设用地转国有办理工作。鼓励支持各镇街探索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  

  加强人才建设。落实人才政策,完善户籍制度,加大金融、科技、高端管理等人才引进力度。创新政府雇员管理体制和考核办法,推进减员增效。以辽中院士工作站、辽宁增材制造研究院等平台为依托,加快高科技人才集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深化校企合作,为企业提供专业技能人才。开展“三引三回”,鼓励引导在外优秀人才返乡创业。 

  (八)突出生态宜居,践行高质量发展新理念 

  加强生态治理。全力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深入实施畜禽粪污整区治理项目。启动朱家房生活垃圾填埋场二期建设,推进镇村污水处理设施扩容提标工程,实现生态污水处理厂、近海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运行。全面落实“大气、水、土十条”,推进辽于排干黑臭水体治理,坚决打赢抗霾攻坚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压实河长制,推进河湖常态化管理。 

  完善城市功能。采取PPP模式,适时启动蒲河北桥及北四路拓宽改造、北五路至工业新城道路打通工程。启动蒲河公园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实施老城区文华公园、街角公园等城市绿化美化工程。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重拳治理违章经营及“城市八乱”。推进城市垃圾分类试点扩面提质,加快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进程,继续巩固提升创卫成果。 

  优化农村环境。高标准完成14个美丽示范村和4个省级典范村创建工作,适时启动第二批美丽示范村申报和创建工作。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PPP项目,完善村内道路、标准围墙和路灯等设施建设,重点打造1个镇街、6个村典范建设工程。加快农村公路新建和维修改造,推进满都户大桥和路夹河渡口建设。巩固“三清一改”成果,实现农村生活垃圾“五指分类”全覆盖。完成农村户厕改造任务。 

  (九)聚焦民生改善,共享高质量发展新成果 

  持续加强民生保障。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300人。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建立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制度,继续提升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建2个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7个社区养老服务站。解决老年乡村医生养老待遇问题。完成棚户区改造1000套,危房改造26户,开展老旧小区和电力弃管小区综合整治。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快推进中医院、妇幼保健中心新址主体建设完工,朱家房等5家卫生院建成投入使用。启动职教中心实训楼和潘家堡学校、特殊学校综合楼建设。积极推进与首都师范大学合作办学,提升辽中教育层级。与省人民医院等省市医院组建紧密型城市医联体,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做好拥军优属工作,争创第九届双拥模范城。举办湿地旅游节等节庆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惠民活动。 

  打造平安辽中。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建立健全规范化、制度化“一村一警”力量管理机制,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深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监管,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扎实推进“减存控增”三年攻坚行动,全力做好信访维稳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安定。 

  (十)加强政府建设,展现高质量发展新作为 

  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意识形态教育,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确保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到位。加强法治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好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加强廉政建设,全面强化政府系统廉政建设,从严落实主体责任,全面履行“一岗双责”,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树立过“紧日子”思想,继续压减一般性支出。  

  提高治理能力建设。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坚决落实民主集中制,完善“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坚持重大事项向区委报告,向人大报告和向政协通报。提高精细治理能力,转变粗放式、经验式的管理思维,建立完善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各项管理制度,实现政府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提高执行落实能力,加强和改进督查工作,严格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强力解决半米悬空问题,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提高改革创新能力,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落地。 

  各位代表,新征程肩负新使命,新时代谱写新篇章。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埋头苦干、奋力赶超,为辽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高质量振兴发展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