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沈阳市辽中区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1-02-15 来源:政府办

 ——20201222日在沈阳市辽中区第二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区长  卜世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主要工作回顾

年初以来,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省、市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部署,坚持以“发展突破年”为抓手,奋勇拼搏,开拓进取,合力开展“百日攻坚”,积极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全区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

预计: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持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3%,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2%、7%

(一)抓改革创新,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一是开发区改革实现新突破。整合政府经济部门与近海经济区合署办公,组建近海招商集团统筹全区招商引资,形成了“经济区+区直经济管理部门”的统筹管理体制和“管委会+招商集团”招商管理模式,建立了专业化、市场化、企业化的管理运营机制,经济区发展活力充分释放。二是事业单位改革深入推进。实施事业单位执法体系改革,按照“局队合一”执法体制,组建了农业农村、市场监督、交通运输等3个综合执法队,完善了公益性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启动18家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三是国企改革全面启动。组建国有公司近海控股集团,成立城建、水务、交通等8个子集团新设和整合全资、控股、参股公司35家,初步形成“1+8+N”经营管理架构,集团资产规模达到5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30亿元。区属经营性国有资产实现集中统一监管,完成第一轮7“僵尸企业”处置工作。四是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持续推进“三权分置”,完成确权登记颁证;与建行辽中支行合作建立辽中区农村三资管理平台,流转土地60.1万亩;完成农村集体产权交易511024万元;助力522户农户网上办理动产抵押登记债权2.8亿元。

(二)抓开放合作,项目建设成效彰显

一是项目招商成果丰硕。实施全员招商、专业招商双线推进,组织“走出去”“请进来”精准招商活动72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2个。落地亿元以上项目80个,总投资额394亿元。投资50亿元的茨榆坨中心镇核心区建设项目、新农利合冷鲜港及异域风情小镇等重大项目签约入驻。二是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举办重点项目拉练、集中开复工仪式等活动,实行重大项目包保服务,加速推进重点项目开复工。2020年我区落实市级重点项目入库100个,开复工94个,开复工率位居全市前列。辽宁百岁国际家居建材工业园、辽宁荣信地产英派高档铝合金型材二期等一批重点项目陆续开工。投资2.8亿元的中化沈阳再生资源产业园、投资1亿元的忠博再生资源产业园等项目即将竣工。三是对口合作深入开展。积极推动“北京-辽中”京沈对口合作园区建设,已达成对口合作项目7个,其中,建成项目1个,签约项目6个,总投资约138亿元。四是飞地经济有序对接。大力开展与铁西区、沈北新区的“飞地经济”交流合作,全区共签约落地飞地项目74个,总投资额110亿元。

(三)抓结构调整,三次产业企稳向好

一是农业产业稳步增长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全面提升,实现了稳产保供。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123万亩,2019、202018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全部竣工,新增设施蔬菜暖棚1836亩,粮豆作物产量59.5万吨,蔬菜产量86万吨,肉蛋奶总产量20.6万吨。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发展质量溯源管理主体26家,16家专业合作社29个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辽中玫瑰”入选沈阳十大农业品牌。成立16个村级供销合作社,打造22个电商村,130家电商经营主体,举办线上带货直播活动8次,销售额达900万元。获批中央网信办七部委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项目。杨士岗镇被农业农村部列入2020年农业产业强镇,发展佑户坨、后岭等9个市级“一村一品”专业村,环珍珠湖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获省市专项资金2000万元支持。二是工业经济稳中有进工业经济稳步回升。狠抓企业复工复产,工业生产走出低谷,实现正增长。制造业投资活跃,全年技术改造项目投资4亿元。增量培育成果显著,年度“小升规”完成20户,创历年新高。中科煜宸携手院校共建沈阳工业大学科技园,3D打印项目正式投产运营伊斯特机器人、盛纳机械、世润重工等一批优势企业分别获得工业设计、数字化车间、两化融合贯标等省级荣誉;科技创新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企业新增11户、增幅达50%,科技型企业新增22户,远程摩擦实现我区瞪羚企业零的突破。三是服务业逐步复苏。综合保税区建成6000平方米跨境电商产业园,启动跨境电商保税备货业务,举办了沈阳跨境电商二级节点暨跨境电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签约企业37家。与海贝淘电商孵化基地合作,成立沈阳综保区保税商品交易平台和展示交易中心。综保区近海园区电动汽车、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已纳入规划环评,并通过沈阳环境评估中心专家评审,园区企业明和OEM将于明年入区投产。组织开展消费促进月、消夏购物节促销活动10余次,受益人数达10万人。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27.3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8%。花溪地温泉高端康养(二期)、六间房“玫瑰小镇”、辽河、蒲河花海景观等项目启动建设,全区乡村旅游产业蓄势待发。

(四)抓要素保障,瓶颈制约逐步破解

一是金融支撑不断强化。进一步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争取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减轻政府财政预算压力,不断强化金融领域支撑。完成政银担贷款5742.86亿元,同省建行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完成政银合作转贷5.95亿元,建行“三角惠”贷款业务清偿拖欠民营中小企业欠款2.21亿元。实施总投资6亿元的沈阳综合保税物流产业园等3PPP项目;发行政府一般债券3000万元,推进茨榆坨城市更新首批企业债券8亿元申报工作“三争取”工作争取资金1.89亿元,争取省级扶持政策1个,争取国家级项目3个、省级项目5个。二是土地攻坚有序推进。处置完成批而未供用地114.34公顷、供而未用闲置土地30公顷,归还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133公顷。出让土地213.3公顷,实现土地收益10.45亿元。通过项目再招商、依法收回竣工违约企业等方式,盘活沈阳金鹏锻造等5个项目、28公顷闲置用地。三是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深化“一事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前六类313项公共服务事项全部驻厅集中公开办理,除11项特殊事项外,均实现“最多跑一次”,审批事项网办率实现98%以上。以“办事方便”为核心,全面启动“一窗受理”综合改革。推进公正监管在市场监管领域推进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优化环保、消防、税务、公安等执法方式营商环境法治保障不断增强。压实“万人进万企”工作职责,干企对接率达到100%。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有效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民意诉求办理质量明显提高,办结率98%,按时反馈率100%

(五)抓统筹兼顾,城乡区域协同推进

一是中心镇加速建设。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全力推进17项新型城镇化改革任务,努力加快茨榆坨、杨士岗2个市级和满都户、肖寨门2个区级中心镇建设,将沈阳机加泵阀工业园、茨榆坨家居产业园、辽中区精细农产品加工园划归属地镇街管理,累计30个开工项目完成投资8.67亿元,中心镇的辐射功能逐步增强,产业集聚态势正在加速形成。二是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积极做好新老城区等重点区域市政基础公用设施维修养护。投资5576万元完成80.6公里各级公路和3座桥梁建设任务。投资500余万元,完成卡力马渡口恢复工程。三大运营商及铁塔公司开通运行5G基站117个,新建信号薄弱地区4G基站75个。投资760万元改造道路交通安全设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32.65%。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城区投放垃圾分类智能箱8个、环保屋10个,农村地区设立垃圾分类环保屋169个。三是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整治。建设完成14个美丽示范村道路硬化和亮化、绿化工程。完成茨榆坨水源井改造工程,解决茨榆坨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推进茨榆坨等6个镇(街9个美丽示范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提标升级改造,完成农村24处黑臭水体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达95%以上。完成2019年农村改厕任务5952座。四是生态保护有效实施。以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为抓手,全力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施了2019年中央财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区推进、辽河退耕封育面积13.6万亩等生态整治项目。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2018年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我区98件信访案件全部完成整改销号

(六)抓社会民生,百姓福祉持续改善

一是民生保障力度加大。投入各级扶贫专项资金1145万元,巩固各领域脱贫攻坚成果,对38名贫困学生实行“两免一补”资助政策,38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社会兜底保障,实现城乡居民医疗、大病、救助、补充保险等四重保障全覆盖。扎实做好民生实事,完成20个老旧小区、78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完成棚改任务261套,实施暖房改造工程5.4万平方米。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发放救助资金2529万元,惠及22788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83万元,城镇新增就业249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560人。二是社会事业全面推进。争取国家、省市资金投入1.2亿元,建成区中医院、区人民医院新发热门诊,完成茨榆坨等6家镇级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初步形成以区人民医院为龙头,4家公立医疗机构、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家卫生院为成员单位,辐射全区村卫生室的区域内医共体。完成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48%的任务指标,认定普惠B类民办幼儿园5所,普惠率达到97.7%;完成2所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学校、3所基地学校、11所达标学校申报评估。成立“辽中蒲河文化研究会”,开展蒲河文化主题研究活动,成功举办第十届中国沈阳国家湿地公园旅游节等5场大型文旅活动。双拥工作成效显著,辽中区被评为省级双拥模范区。三是社会治理不断加强。坚持“精准对标、精准创建”,圆满完成第六届“文明城”创建工作。以“安全城”创建为引领,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辨识管控“双控”体系建设排查整治一般隐患2392,完成9000余家企业监管责任确权和隐患排查线上运行。持续开展禁毒示范城市创建,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打掉涉黑组织、涉恶团伙9个。进一步规范信访秩序,省交办案件化解率100%,减存控增实现圆满收官。集中开展食品安全攻坚行动和示范创建活动,全区食品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七)抓自身建设,服务效能切实加强

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严格落实省委巡视反馈意见,切实加强政府的意识形态建设、法治建设和廉政建设。全面履行“一岗双责”,召开了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工作会议,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树立过“紧日子”思想,非急需非刚性预算压减4066万元,压减比例56.4%。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结率100%。诚信政府建设取得新进展,累计办结11个政府失信案件,清偿隐性债务8.22亿元,超额完成年度清偿任务;偿还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无分歧账款2.46亿元,完成率达100%。电子政府建设加快推进,完成政务外网建设,政务协同办公系统全面投入使用。

各位代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省市关于疫情防控斗争的工作部署,本着“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紧紧围绕市政府确定的“八条主线”,按照“四防”“五早”“六快”要求,将疫情防控作为第一政治任务,始终保持,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建立应急指挥体系。127日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下设14个工作组,累计下发防控方案等文件75个,印发了防控指南200册,确保上级精神传达落实到位、防控措施安排部署到位。启动联防联控机制。建立了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防控网络,形成了群防群控工作局面。在疫情应急响应阶段,组织区直部门干部职工1200余人参与排查值守。持续强化疫情管控。设置全员核酸采样点237个,组建1500人应急疫情处置队伍,排查管控4519人次(其中境外968人),核酸检测52936人次,及时有效处置1例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和22例疑似病例抓实疫情常态化防控。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求,调整了疫情防控策略,投入2482万元,完成区医院发热门诊改造建设核酸检测实验室2个配备转运负压车1台。强化医疗机构院感防护,加强境外疫情输入环节排查,紧盯冷链食品监管,细化重点场所管控,开展应急处置演练,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确保全区疫情防控工作平稳可控。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成绩的取得,是区委总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区上下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结果。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和医务工作者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为民担当、无私奉献的初心使命,广大人民群众展现了识大体、顾大局的高尚品格。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驻区部队、省市驻区单位和其他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偏小,引进项目质量有待提升,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二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三保”压力仍然较大,防范各种风险任务艰巨。三是受新冠疫情冲击和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影响,环岛改造、图书馆建设等部分民生工程没有按时完成。四是土地攻坚成效不明显,部分存量用地征收工作进展较慢,征收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五是作风建设仍需加强,个别干部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欠缺,还存在不担当、不作为影响营商环境的现象。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时期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十三五”时期,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各种风险挑战,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和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部署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积极应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始终保持发展定力,攻坚克难、笃定前行,扎实推进“十三五”时期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区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改革创新不断深入,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生态治理成效显著,民生水平实现新提升,辽中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振兴取得了重要成果。

“十三五”期间主要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为全面开启“十四五”规划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辽中完成撤县设区过渡期,全面开启建设大沈阳新城区、实现追赶跨越极为关键的五年。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一难得的战略机遇,深入贯彻中央及省委、市委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沈阳更加重视县域经济发展这一有利契机,坚持“市区融合、产城融合、城乡融合、产业融合”的发展战略,按照“一核两带三区”总体空间发展布局,全力推进沈阳城市副中心建设。我们必须更加坚定发展信心,奋发有为、攻坚克难,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速、提质、提效,通过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开启进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全面开创辽中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我区“十四五”发展目标是:以打造沈阳城市副中心为方向,建设近海口岸新城、生态宜居新城,构建新型工业拓展区、商贸物流集散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全域新发展格局。成为沈阳构建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区,成为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的重要增长极。“十四五”时期,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沈阳市平均水平,力争实现两位数增长,到2025年,力争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总量倍增。

2035年远景目标是: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城市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迈上新的大台阶,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全区主要经济指标总量比“十三五”末期翻两番、城市综合承载和人口吸纳能力满足建设100万人口规模的中等城区需求,建设成为沈阳城市副中心,成为沈阳现代化都市圈的核心节点和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的现代化城区。

三、2021年主要工作安排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做好全年工作至关重要。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为此,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聚焦发展重点,做强做优项目产业载体

坚持项目为王。围绕主导产业,结合储备项目及现有企业上下游产业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中介招商等新型招商形式,实现专业招商和全员招商相结合、“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不断拓宽招商渠道。瞄准国内外500强、民营500强企业,研发中心、金融机构省级以上分公司等项目,进行精准招商,着力在引进大项目上实现突破,力争实现签约落地项目100个、开复工建设项目100个。积极吸引外资,力争引进具有支撑作用的外资项目2-3个。加大国家重大政策、中央预算内投资、地债投资等项目的争取力度。加快项目建设,主动服务企业,做好开工准备,力促已签约项目早日开工建设,重点推进投资6亿元的辽宁昊明肉鸡深加工、投资5.6亿元的浙江伟明环保等重点项目建设。深入探索数字乡村试点“辽中模式”,加强5G基站、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掀起“新基建”发展高潮。

加快产业升级。强化工业产业集群培育。围绕主导产业补链、扩链、强链,加快推进先进装备制造及配套、商用车及零部件等产业集聚。持续推进先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育远程摩擦、中屹科技、辽河玻璃等一批制造业龙头企业,推进机床银丰改造升级、世润重工两化融合、和世泰高性能钛材加工等重点项目落地见效。加快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数字乡村”试点建设为引领,大力发展智慧农业、设施农业,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发展建设,培育壮大肉牛产业链优势聚集区,打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农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继续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粮食生产基础,积极推动五大地理标创建国家级区域公用品牌,促进农村电商有序发展。大力发展服务业新兴产业。全面推进综合保税区提速建设,启动近海园区物流港铁路站区建设,大力发展1210”、9710”、“9810”跨境电商业务,力争引进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2家以上、服务贸易企业30家以上、跨境电商企业50家以上,构建“辐射东北”、“对接沿海”的口岸新城。创新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全力推动“花溪地”二期、六间房玫瑰小镇蒲河欢乐谷、辽河湿地公园等项目建设,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启动民宿康养和庭院经济试点,推进全域乡村旅游发展。推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继续引进优质地产项目进驻辽中,提升城市品质。 

壮大发展载体。做强开发区。充分发挥近海经济区经济发展主战场和主力军作用,不断优化园区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以“一区多园”转型为抓手,提升园区能级,实现产业业态更新;以项目建设的新成效、招商引资的新突破、市场资本的新融合,推动近海经济区建设成为“开放发展”的先行区、“引领发展”的示范区。突破中心镇。以“茨榆坨、杨士岗、满都户、肖寨门”4个中心镇及9市级专业村建设为引领,按照区域统筹、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推进道路交通、市政工程、环境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大基础设施区域共建共享。充分发挥其集聚产业、服务周边、带动农村的辐射作用,建设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各具特色的小城市,打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和主体功能区。

(二)凝聚发展动能,持续推进改革开放创新

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开发区改革。整合政府经济部门与开发区实现全面合署办公,进一步精简机构,提高效能,不断完善开发区市场化运营、企业化管理的体制机制。全面抓好事业单位改革收尾工作,稳步推进“事转企”改革。推进国企国资改革,实现近海控股重组后实质性整合,开辟新的市场空间,实现市场化实体运营。分类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续推进国有企业转制,做好“僵尸企业”处置工作。持续推进农业农村改革,积极探索农村“三块地”改革,推进于家台新型村屯整体改造试点。继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制度,健全产权交易体系。加快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继续推进政银担合作。持续深化征收体制改革完善征收业务工作流程,杜绝征收领域腐败案件发生。探索投融资领域改革,推行税融通信用贷款。

全方位扩大开放。全面推进综合保税区提速建设,加快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发展。依托沈阳综保区(近海园区),实施国际化战略,融入“一带一路”,坚持“引进”与“输出”并重,形成国际化产业配置,构建国际通道上的枢纽经济,形成对外开放新引擎。加强京沈合作、苏辽合作和沈大合作,以近海经济区为载体,策划园区共建工作,主动加强与北京、江苏、大连等对口合作地区的对接,创新招商方式,争取引进相关企业、项目参与近海园区建设。积极发展“飞地经济”。加强与铁西、沈北、浑南、大东、和平等区域合作对接,积极推动跨区飞地项目的签约落地。

实施创新驱动。创新发展模式,树立“经营城市”理念,按照市场化、企业化模式,梳理整合城市各类公共资源,提升城市运营能力。推进产融结合,大力发展产业金融、科技金融,激发产业发展内生活力。加快创新主体和创新载体建设工作,建立企业培育库,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雏鹰企业-瞪羚企业梯度培育工作,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创办新型研发机构。推进中屹科技等市级研发机构建设,深化中科煜宸与东北大学、沈阳工业大学等院校合作,充分发挥政校企联合孵化作用,加快推进近海一号科技园区建设。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分别达到8户、20户以上。

(三)优化发展环境,全力打造投资创业生态

优化营商环境。克服官本位思想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理念。深化“放管服”改革,力争“最多跑一次”高频事项达到160个;除特殊事项外,网办率实现100%“全程网办”实现50%,工程建设项目联合审批时限压缩到50个工作日以内。推进政务服务改革,按照“一窗受理、受办分离”的原则,实现“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审批模式,推进“一次办、网上办”落到实处。落实好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各项政策,继续开展好“万人进万企”活动,实施“项目(企业)管家”工作机制,与企业进行“一对一”帮扶对接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和系统化服务,继续开展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做好民意诉求受理工作打造良好服务生态。

优化城乡环境。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蒲安街北段与北五路、文教路西段与堤顶路连通工程。推进政府路、一高中停车场建设,实施新老城区机动车道维修维护工程。采取PPP模式,启动北五路至工业新城道路打通工程。完成2020年结转农村公路工程建设77.7公里,推沈环线辽河大桥建设,实施国省干线公路标准化养护工作。实施一批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巩固扩大创城成果,做好创建卫生城验收迎检工作。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入开展以整治各类违章经营、城市“八乱”为重点的城市治理行动,加大背街小巷清理整治力度,提升市容市貌。有序推进社会化扫保工作,继续建设并维护好垃圾分类环保设施。扎实推进30个美丽示范村建设,培育黄旗堡、社甲村等建设历史文化名村。持续开展“三清一改”专项整治,统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等重点任务,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优化生态环境。做好蒲河国家湿地公园和珍珠湖自然保护区管理、保护与恢复项目建设,继续开展浑河、蒲河入河排污口等污染综合整治,推进茨榆坨水源地养殖污染整治,坚决防止中央环保督察已整改问题反弹。确保生态污水处理厂、近海污水处理厂稳定提质运行,确保27座农村污水处理站正式运行。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严格落实秸秆禁烧责任制,加强环保领域执法检查,确保市第三方问题整改率达到85%以上。加快垃圾焚烧厂项目建设,推动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完成2883亩中幼林抚育任务,持续改善空气质量。

(四)破解发展瓶颈,不断强化要素资源保障

破解土地制约。研究制定辽中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方案,全面拉开全区空间布局。加快闲置土地处置,以近海经济区为重点,全面盘活停滞项目,消除半截子工程。持续开展征收攻坚战,加快推进蒲西、蒲东街道遗留地块和项目落地地块征收工作,尽快完成重点地块协商谈签,实现土地净地出让。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资源,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入股、联营等方式,建设农产品加工、仓储和冷链物流等设施,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等三产融合项目,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开展农民自行开垦耕地项目核查入库工作,破解我区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瓶颈。

破解资金制约。全力抓好税收管理,促进增量税源及时转化为税收收入。深入推进区镇(街道)两级财政体制改革,充分调动镇(街道)增加财源建设的积极性。加大土地出让金、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非税收入征收力度,力争实现土地收12亿元。继续大力推进三争取工作。积极争取政府一般债券、专项债券等发行额度。积极争取各大银行支持,通过置换高隐性债务,缓释财政运行风险。拓宽融资手段和渠道,科学谋划包装PPPTOT项目,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政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项目建设。抓好林田水等自然资源和政府公共资源管理,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再次梳理机关事业单位资产,有序盘活存量资源,实现保值增值。

破解人才制约。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开展“三引三回”,落实各项吸引人才政策,鼓励引导在外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引进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充分发挥职教中心作用,为企业培训急需的专业人才。加强本地人才储备和培养。做好新招录公务员的多岗位锻炼和培养,提升其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结合“两委”换届,选取优秀农村人才进入管理岗位。结合“三支一扶”,引导大学生服务农村发展。加强人才流动探索建立国有企业优秀管理人才政府后备干部双向挂职交流机制。加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及政府雇员规范管理和日常考核,逐步建立完善绩效激励机制。

(五)共享发展成果,统筹推进民生社会事业

切实保障改善民生。继续办好民生实事,完成好省委巡视整改民生工程,稳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暖房工程等民生项目。加强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做好临时救助工作,做到城乡特困人员“应保尽保”。加强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建立健全孤儿保障体系,落实贫困学生资助政策。积极做好失地农民保障,实施重点群体就业援助,加大退役军人和城镇就业困难群体的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推进就业,完成实名制就业2500人。全面做好援企稳岗补贴工作,做好失业补助金申领发放工作。落实全额以上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新办法计发工作。全面提升我区养老院服务质量,加快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步伐。

协调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进一步规范发热门诊接诊流程,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完善区域急救运转体系,实现确诊病例无缝封闭管理。探索组建医疗集团,充分发挥区人民医院“龙头”作用,促进医共体能力提升,实现“大病不出”目标。进一步推进集团化办学,结对共建新优质均衡(示范)学校,促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普通高中综合改革,提升高中教学质量。优化职教中心办学条件,加快转型发展步伐。举办好2021辽中新春民俗灯彩嘉年华等节庆活动。组织开展好“蒲河湿地旅游节”等系列文化旅游体育活动,全面推进蒲河文化研究取得新成果。启动辽中工人会馆建设,推进图书馆、档案馆新馆复建。加快有线电视由标清向高清升级和农村模拟网络数字化改造工作。

维护社会平安和谐。认真贯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抓手推动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巩固提升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成果。健全应急管理指挥协调机制,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抓好食品安全工作,构建食品安全共治共享格局。全面加强校园安全,整治“黑校车”非法营运。做好防汛抗旱和防震减灾工作。大力推进信访工作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打造网上信访主渠道,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落实“最多访一次”,全力推进历史积案化解工作深入开展专项治乱行动,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积极做好双拥共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协调推进民族、宗教等其他工作。

(六)提升发展能力,切实完善政府自身建设

切实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政令畅通、步调一致,完成好省委巡视“回头看”各项整改任务。加强政府系统干部队伍能力建设,不断增强斗争精神和本领,提高工作成效,做到敢于面对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加强政府系统法治建设,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行重要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全面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加强政府系统效能建设,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一步精文简会,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加强政府系统诚信建设,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继续压减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完成好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清偿任务。加强政府系统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持续推进反腐败工作,强化审计监督,有效防范廉政风险。

各位代表!担当彰显信念,实干铸就辉煌。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激情涌动的顽强心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勇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凝心聚力、担当作为、真抓实干,全力开创辽中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以崭新的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